歡迎您訪問大连美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網站!
熱線電(diàn)話(huà):13842610026 13795193430

學術論文丨SiCf/SiC 複合材料表面 Si/Yb2Si2O7 雙層塗層結合強度分(fēn)析

目的 通過選擇合适的複合材料拉伸方向和塗層制備工(gōng)藝,在 SiCf/SiC 複材上獲得高結合強度的Si/Yb2Si2O7 雙層塗層。方法 采用真空等離(lí)子噴塗技術在 2.5D 編織的 SiCf/SiC 複合材料表面制備 Si 塗層、Si/Yb2Si2O7 雙層塗層。采用金相、 XRD、 SEM 和 EDS 對試樣進行表征,采用拉伸試驗測試塗層的結合強度,觀察塗層拉伸後的斷裂面形貌,分(fēn)析塗層結合強度的影響因素。結果 采用膠粘拉拔法, 2.5D 編織的 ...

關鍵詞:SiCf/SiC;Si/Yb2Si2O雙層塗層;真空等離(lí)子噴塗;環境障塗層;結合強度

引言

0

    

     碳化矽纖維增韌碳化矽陶瓷基複合材料(SiC fiberreinforced SiC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,SiCf/SiC)具有良好的高溫力學性能和低密度等特點,已成爲先進航空發動機熱端部件重要的候選材料之一(yī)。在 航 空 發 動 機 服 役 環 境 下(xià) , SiCf/SiC 氧 化 生(shēng) 成 的SiO2 與水蒸氣反應,生(shēng)成揮發性的 Si—O—H(如Si(OH)4),導緻材料性能迅速衰退。目前提高 SiCf/SiC性能穩定性的最有效方法是在其表面制備環境障塗層( Environmental barrier coating, EBC)。塗層結合強度包括塗層與基體(tǐ)之間的黏結強度以及塗層自身的内聚強度,是評價塗層質量的重要指标。在 EBC 塗層與 SiCf/SiC 的結合強度研究方面,國内外(wài)研究報道較少。國内方面,焦春榮等人采用大(dà)氣離(lí)子噴塗技術在 SiC 陶瓷片表面制備了Si/BSAS 雙層塗層,塗層與基材的結合強度最高可達29.8 MPa,斷裂發生(shēng)在 SiC 基材與 Si 粘結層之間以及 Si 粘結層内部,但 SiC 陶瓷片與 SiCf/SiC 複合材料結構和性能差别較大(dà)。黃小(xiǎo)忠等人采用大(dà)氣等離(lí)子噴塗技術在 SiCf/SiC 基材表面制備了 Si/莫來石/Yb2SiO5 三層塗層,塗層結合強度爲 12.28 MPa。王文軍等人采用激光刻蝕方法處理 SiCf/SiC 表面, 然後采用大(dà)氣等離(lí)子噴塗技術制備了 Si/3Al2O3·2SiO2/ Yb2SiO3 塗層,塗層的結合強度爲 6.15 MPa。這兩個報道均以 SiCf/SiC 爲基材,但與 SiC 陶瓷片表面制備的 EBC 塗層結合強度相差較大(dà)。國外(wài)學者則重點研究了沉積 EBC 塗層的 SiCf/SiC 試樣彎曲強度、剪切強度,未見結合強度相關的報道。爲保證塗層服役期間的可靠性, 有必要在 SiCf/SiC 基材上制備高結合強度的 EBC 塗層,并分(fēn)析試樣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的失效原因。
    本文采用 2.5D 編織的 SiCf/SiC 複合材料作爲基材,采用真空等離(lí)子噴塗技術制備了 Si 塗層作爲底層和 Yb2Si2O7塗層作爲面層的雙層塗層, 研究了塗層的顯微結構、物(wù)相組成,重點采用拉伸法測試了塗層的結合強度,觀察了斷面形貌,并分(fēn)析了塗層的失效原因。本工(gōng)作期望能爲推進環境障塗層和 SiCf/SiC 複合材料的應用提供科學基礎支持。    
試驗

1



   SiCf/SiC 複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爲有機前驅體(tǐ)浸漬熱解( Polymer Impregnation and Pyrolysis, PIP),其預制體(tǐ)編織方式爲 2.5D 編織, SiC 纖維采用彎交淺聯方式編織,其結構如圖 1 所示。預制體(tǐ)的緯向纖維束基本爲平直纖維束,無任何擾動,而經向纖維束以緯向纖維束爲基軸,呈 S 形連續擾動分(fēn)布。預制體(tǐ)的尺寸約爲 200 mm×150 mm×30 mm,編織好後采用CVD 法制備 PyC 界面層,然後利用主鏈含 Si 和 C 的有機前驅體(tǐ)溶液浸漬預制體(tǐ),經交聯固化成形後,高溫燒結成 SiC 基體(tǐ)。複合材料拉伸試樣尺寸爲 ϕ25 mm×5.5 mm, 試樣的拉伸方向平行于厚度( 5.5 mm) 方向。爲了更好地考核塗層的結合性能,加工(gōng)後的試樣5.5 mm方向平行于預制體(tǐ)的徑向, ϕ25 mm 的面平行于預制體(tǐ)的緯向。


    

圖 1 2.5D 編織的預制體(tǐ)結構


    本文采用 Si 塗層作爲底層, Yb2Si2O7 塗層作爲面層。選擇該體(tǐ)系的主要原因是, Si 塗層與 SiCf/SiC複材的熱膨脹系數相近,高溫下(xià)能形成緻密氧化膜( TGO),且其生(shēng)長速率較慢(màn)。Yb2Si2O7 作爲面層,具有熔點高、抗水氧腐蝕性能較好、彈性模量低、熱導率低、熱膨脹系數較低等特性。其中(zhōng),使用的Si 粉采用熔融破碎方法制備,粒徑- 200~+800 目;使用的 Yb2Si2O7 粉體(tǐ)采用團聚造粒+固相燒結合成,粒徑爲–200~+800 目。
    采用真空等離(lí)子噴塗技術制備 Si 和 Yb2Si2O7 塗層,設備爲中(zhōng)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自制的 ZDP-1700真空等離(lí)子噴塗系統。噴塗的工(gōng)藝參數見表 1。設計Si 塗層厚度爲 0.1 mm, Yb2Si2O7 塗層厚度爲 0.2 mm。噴塗後試樣如圖 2 所示。


表 1 噴塗工(gōng)藝參數




圖 2  SiCf/SiC 表面塗層的宏觀照片


    采用 KEYENCE/VHX-5000 型超景深三維顯微鏡觀察拉伸後樣品的斷口形貌。采用 ZEISS SUPRA 55Sapphire 型掃描電(diàn)鏡( SEM)觀察樣品的截面形貌,用掃描電(diàn)鏡自帶的能譜儀( EDS)對樣品進行成分(fēn)分(fēn)析。采用 BRUKER D8 ADVANCE 型 X 射線衍射儀( XRD)表征塗層物(wù)相,試驗條件爲 Cu 靶( λ=0.154 nm),角度掃描範圍爲 10°~90°,掃描步幅爲10 (°)/min。采用金相法測量塗層的孔隙率,參照标準爲 GB/T 13298—2015《金屬顯微組織檢驗方法》,設備爲 Leica DMI5000M 金相顯微鏡。測試過程中(zhōng)先用光鏡拍攝照片,然後軟件進行空隙率分(fēn)析。塗層結合強度測試參照 HB 5476—91《熱噴塗塗層結合強度試驗方法》。首先将鋼質對偶件噴砂,然後将不含塗層、單面含塗層的複合材料試樣與對偶件用 FM-1000 高溫膠片粘結,在馬弗爐内 190 ℃ 保溫2 h。将粘結好後的試樣(見圖 3)在 LE5105 電(diàn)子萬能材料試驗機上進行拉伸試驗。将拉斷時單位面積塗層承受的載荷爲塗層的結合強度,并觀察斷口形貌,确定塗層的斷裂位置。每組工(gōng)藝制備的塗層均采用 5個平行試樣,取平均值作爲測試結果。




圖 3 粘結後的試樣


結果與分(fēn)析
2


2顯微結構



    噴塗用 Si 粉的形貌如圖 4 所示。可以看出,粉體(tǐ)形狀不規則,呈典型的熔融破碎粉體(tǐ)特征。Yb2Si2O7 粉體(tǐ)的形貌如圖 5 所示。可以看出,Yb2Si2O7 粉表面凹凸不平,且含有一(yī)定孔隙,主要是燒結過程中(zhōng)粘結劑揮發造成的。粉體(tǐ)中(zhōng) Yb、 Si 和 O的原子比爲 2∶ 1.43∶ 6.74, Yb2Si2O7 化學式中(zhōng)三者的比例爲 2∶ 2∶ 7。EDS 能譜中(zhōng) Si、 O 比例略少,可能原因是在實際生(shēng)産過程中(zhōng),粉末原料在配料時Yb2O3稍過量;另一(yī)個可能原因是在粉體(tǐ)合成過程中(zhōng),除 Yb2O3 和 SiO2 發生(shēng)式(1)的固相反應生(shēng)成 Yb2Si2O7外(wài),可能發生(shēng)式(2)的固相反應,生(shēng)成 Yb2SiO5。
Yb2O (s)+ 2SiO2(s)→Yb2Si2O7(s)
Yb2O3(s) + SiO2(s)→Yb2SiO5(s)
(1)
(2)


圖 4 Si 粉的顯微形貌

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


圖 5 Yb2Si2O7 粉的顯微形貌和 EDS 元素分(fēn)析


    SiCf/SiC 複合材料截面顯微形貌如圖 6a 所示。文獻中(zhōng)報道 SiCf/SiC 複合材料主要包括 SiC 纖維、纖維表面界面層及 SiC 基體(tǐ),圖 6a 中(zhōng) SiC 纖維的直徑爲 10~15 μm。平行于拉伸方向,有徑向的一(yī)束 SiC 纖維,垂直于拉伸方向有較多緯向的 SiC 纖維。SiC 纖維之外(wài)爲 SiC 基體(tǐ)和界面層,複材内部存在一(yī)定的孔隙,主要是制備工(gōng)藝本身造成的。Si/Yb2Si2O7塗層的低倍截面形貌如圖 6b 所示。Si 和 Yb2Si2O7 塗層厚度分(fēn)别約爲 0.08、 0.23 mm。與 Si 塗層接觸的界面處,有較多徑向和緯向的 SiC 纖維,還有與界面夾角較小(xiǎo)、徑向彎曲的纖維,該徑向纖維應爲 S 形彎曲時變形形成的。Si 塗層與 SiCf/SiC 複合材料界面處的高倍截面形貌如圖 6c 所示。可以發現, Si 塗層結構緻密,孔隙率約爲 2.3%。Si 塗層與複合材料界面結合緊密,界面處未發現新的化合物(wù),且 Si 未溶于複材中(zhōng),說明 Si 塗層與 SiCf/SiC 複合材料化學相容性好。圖 6 中(zhōng) A 和 B 區域的 EDS 結果見表 2, Si 塗層中(zhōng)的氧含量很低,僅爲 1.52%(原子數分(fēn)數)。雖然在噴塗過程中(zhōng)等離(lí)子體(tǐ)的溫度很高( 1 萬多攝氏度),但本文采用的是真空等離(lí)子噴塗技術, 噴塗氣氛中(zhōng)氧含量很少,且有氩氣保護,所以 Si 塗層中(zhōng)的氧含量很低。圖 6d 爲 Yb2Si2O7 層與 Si 層界面處的高倍截面形貌。可以發現, Yb2Si2O7 塗層與 Si 塗層結合緊密,Yb2Si2O7 塗層孔隙率約爲 5.2%,略小(xiǎo)于文獻報道值( 7.6%)。界面處未發現新物(wù)質生(shēng)産,初步說明 Si 層與 Yb2Si2O7 層化學相容性較好。EDS 結果顯示,Yb2Si2O7塗層中(zhōng)的Yb、Si 和O的原子比爲2∶ 1.23∶ 2.33。結合 Yb2Si2O7 粉體(tǐ) EDS 分(fēn)析結果,可發現塗層中(zhōng) Si 含量降低,可能是噴塗過程中(zhōng)粉體(tǐ)發生(shēng)分(fēn)解,形成矽的氧化物(wù)發生(shēng)揮發造成的。
    Si 塗層和原料粉體(tǐ)的 XRD 圖譜如圖 7 所示。由圖 7 可知(zhī),粉末和塗層的主要物(wù)相均爲 Si,且兩者的XRD 圖譜形狀非常接近,未見氧化物(wù)雜(zá)質相。這與EDS 結果中(zhōng)氧含量很低的結果一(yī)緻,主要是噴塗和冷卻過程氧含量很低且受惰性氣體(tǐ)保護的原因。


圖 6 SiCf/SiC 複合材料和 Si/Yb2Si2O7 塗層的截面顯微結構


表 2 選區内的 EDS 能譜(原子比/%)



圖 7 Si 塗層和 Si 粉的 XRD 圖譜


    Yb2Si2O7 塗層和原料粉體(tǐ)的 XRD 圖譜如圖 8 所示。Yb2Si2O7 粉和 Yb2Si2O7 塗層的主要物(wù)相接近,均爲 Yb2Si2O7,并含有少量的 Yb2O3,未發現明顯 Yb2SiO5和 SiO2 物(wù)相。結合噴塗前後 Yb、 Si 和 O 原子比的變化以及文獻[22-23]的報道,可以發現, Yb2Si2O7 在噴塗過程中(zhōng)發生(shēng)分(fēn)解,分(fēn)解化學方程式如式(3)所示,分(fēn)解産物(wù)爲 Yb2SiO5 和高溫揮發性的 SiO2。亦有相關文獻報道Yb2SiO5 在噴塗時會析出 Yb2O3,并發生(shēng)矽的氧化物(wù)的損失。由于矽的氧化物(wù)揮發及 Yb2SiO5分(fēn)解,噴塗後塗層未發現明顯 SiO2 物(wù)相和 Yb2SiO5。


Yb2Si2O7(l) →Yb2SiO5(l) + SiO2(g)        (3)



圖 8 Yb2Si2O7 塗層和 Yb2Si2O7 粉的 XRD 圖譜


2.結合強度表征與分(fēn)析


2.2.1 SiCf/SiC 複合材料的拉伸強度


    首先測試了 SiCf/SiC 複合材料的拉伸強度,測試方法參照的是熱噴塗塗層結合強度試驗方法。SiCf/SiC 複合材料的平均拉伸強度爲(32.41±3.52) MPa。SiCf/SiC 複合材料拉伸試驗後的宏觀與斷面形貌如圖 9 所示。可以發現,對偶件-1(見圖 9a)的上方沒有明顯厚度的 SiCf/SiC 複合材料,對偶件-2(見圖9d)上方粘有 SiCf/SiC 複合材料試樣。從 2 個對偶件的側面觀察可知(zhī),複合材料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斷裂位置主要在材料表面。2 個斷面的宏觀斷口(見圖 9b、 e)均有白(bái)色的粘結膠和條狀紋路。從斷口高倍形貌(見圖 9c、 f)可以看到絲狀的緯向 SiC 纖維、粘結膠和灰黑色的 SiC 基體(tǐ),表明 SiCf/SiC 複材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複材表面部分(fēn)緯向的 SiC 纖維沿拉伸方向被拉開(kāi),SiC 基體(tǐ)和粘結膠發生(shēng)了斷裂。

    筆者課題組前期的研究表明,當試樣的厚度方向(拉伸方向)平行于複合材料的緯向時,複材的拉伸強度約爲 15 MPa。本文中(zhōng)試樣的厚度方向平行于複合材料的徑向,當沿厚度方向拉伸時,沿拉伸方向含有較多順着拉伸方向的纖維束, 所以拉伸時顯示的複材強度較高。在粘樣過程中(zhōng),粘結膠部分(fēn)粘到了徑向纖維束,本文選用的 SiC 纖維抗拉強度爲 2.2~2.6 GPa,強度極高,粘結用膠膜抗拉強度約 70 MPa。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徑向纖維束應不會被拉斷,與其接觸的粘結劑會被拉斷,所以斷口有白(bái)色的粘結膠。拉伸方向垂直于緯向纖維束所在的平面, SiC 基體(tǐ)之間的結合強度較低,因此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複合材料表面緯向纖維之間的 SiC 基體(tǐ)會被拉開(kāi),從而使表面緯向纖維發生(shēng)剝離(lí)。


圖 9 SiCf/SiC 複合材料拉伸後的宏觀與斷面形貌


2.2.2 Si 塗層的結合強度分(fēn)析


    Si 塗層與 SiCf/SiC 複合材料結合強度的平均值爲(30.48±4.43) MPa,與複合材料自身的拉伸強度接近,說明 Si 塗層和複合材料結合良好。本文中(zhōng) Si 層的結合強度已達到焦春榮等報道 BSAS 環境障塗層的結合強度值( 29.8 MPa)。

    Si 塗層拉伸試驗後的宏觀與斷面形貌如圖 10 所示。對偶件示。對偶件-3(見圖 10a)側面上方沒有明顯厚度的SiCf/SiC 複合材料或 Si 塗層,對偶件-4(見圖 10d)側面上方粘有試樣。從對偶件側面觀察可知(zhī),加有Si 塗層的複合材料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 斷裂位置主要在塗層或者塗層與複合材料的界面位置。在 2 個斷面的宏觀斷口(見圖 10b、 e)均可以看到條狀紋路和粘結膠,由于粘有 Si 塗層,粘結膠的顔色較淺。在斷口放(fàng)大(dà)形貌(見圖 10c、 f)觀察到 Si 層、大(dà)量絲狀緯向 SiC 纖維和灰黑色 SiC 基體(tǐ)。以上觀察結果表明,含 Si 層的 SiCf/SiC 複材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部分(fēn) Si 層、複材的 SiC 基體(tǐ)、粘結膠都發生(shēng)了斷裂,且複材表面部分(fēn)緯向的 SiC 纖維沿拉伸方向被拉開(kāi)。

    Si 塗層與複材結合良好的主要原因是,第一(yī),選用的複材加工(gōng)方式合理, SiCf/SiC 複合材料順着拉伸方向強度較高。課題組前期研究結果顯示,若拉伸強度較低的複合材料表面噴塗 Si 層,拉伸時複合材料中(zhōng)間位置可能會被拉斷,因此若想得到高的塗層結合強度數值,選定一(yī)個拉伸方向強度高的基材很重要。第二,本文塗層制備技術合理, Si 在高溫下(xià)容易氧化,采用真空等離(lí)子噴塗,噴塗過程中(zhōng)能有效減少氧化物(wù)雜(zá)質,有助于提高塗層的緻密性,減少氣孔等缺陷,對塗層與基體(tǐ)之間的黏結強度以及塗層自身的内聚強度有利;同時高的真空度有利于 SiCf/SiC 複合材料表面保持良好的潔淨度,進而提高塗層與基體(tǐ)之間的黏結強度。第三,文獻中(zhōng)報道的 SiCf/SiC、 Si 的熱膨脹系數分(fēn)别爲 4.5×10–6~5.5×10–6 ℃–1、3.5×106~4.5×10–6 ℃–1,兩者熱膨脹系數相近,熱匹配性能較好。Si 塗層的制備過程是将 Si 粉在等離(lí)子焰流下(xià)加熱至熔融或半熔融,沉積到 SiCf/SiC 複合材料表面,然後冷卻的過程;噴塗材料在制備過程中(zhōng)的應力随着熱膨脹系數的差别有所不同, Si 和 SiCf/SiC 複合材料的熱匹配性能好,可有效緩和制備過程中(zhōng)的熱應力,對塗層結合強度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。第四,結合金相照片和相關文獻可知(zhī), Si 塗層與 SiC 的化學相容性好,在噴塗過程中(zhōng),有利于 Si 塗層在複合材料表面的鋪展及結合。

圖 10 Si 塗層拉伸後的宏觀與斷面形貌


2.2.3 Si/Yb2Si2O7 雙層塗層的結合強度分(fēn)析


    Si/Yb2Si2O7 雙層塗層與 SiCf/SiC 複材的結合強度的平均值爲(26.23±3.13) MPa。雙層塗層的結合強度略小(xiǎo)于單層 Si 塗層的結合強度,但明顯超過了文獻報道中(zhōng)SiCf/SiC複合材料EBC塗層的結合強度,接近 SiC 陶瓷片表面 BSAS 塗層的結合強度值( 29.8 MPa)。
    Si/Yb2Si2O7 雙層塗層拉伸試驗後宏觀與斷面形貌如圖 11 所示。對偶件-5(見圖 11a)側面上方沒有明顯厚度的 SiCf/SiC 複材或塗層,對偶件-6(見圖11d)側面上方粘有試樣。從對偶件側面觀察可知(zhī),雙層塗層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斷裂位置主要在塗層内部或者塗層與複材的界面位置。在兩個斷面的宏觀斷口(見圖 11b、 e)可以看條狀紋路和少量黃色的 Yb2Si2O7塗層,未發現明顯白(bái)色的粘結膠;觀察斷口放(fàng)大(dà)形貌圖(圖 11c、 f)可發現大(dà)量灰色的 Si 層、絲狀緯向SiC 纖維和黑色的 SiC 基體(tǐ)。以上觀察結果表明,含Si/Yb2Si2O7 雙層塗層的 SiCf/SiC 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 大(dà)量Si 層和複材的 SiC 基體(tǐ)以及少量 Yb2Si2O7 層發生(shēng)了斷裂,且複材表面部分(fēn)緯向的 SiC 纖維沿拉伸方向被拉開(kāi)。


圖 11 Si/Yb2Si2O7 雙層塗層拉伸後的宏觀與斷面形貌



    通過對比圖 10 和圖 11 斷面照片可知(zhī),相較于Si 單層塗層, Si/Yb2Si2O7 雙層塗層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因少量 Yb2Si2O7 塗層被拉開(kāi), 且 Si 層被拉開(kāi)的面積大(dà),所以 SiCf/SiC 複材被拉開(kāi)的面積要小(xiǎo)。

    與 Si 塗層拉伸原因相似, Si/Yb2Si2O7 雙層塗層與 SiCf/SiC 複材結合強度高的原因主要爲:1) SiCf/SiC複材沿拉伸方向強度較高, Si 層與複合材料結合強度高;2)本文采用的真空等離(lí)子噴塗,有利于減少塗層内的微觀缺陷,從而提高了塗層與基體(tǐ)之間的黏結強度以及塗層自身的内聚強度;3) Yb2Si2O7 的熱膨脹系數爲 3.3×10–6~5.2×10–6 ℃ –1,與 Si、 SiCf/SiC 的熱膨脹系數相近;4) Si 層與 Yb2Si2O7 層的化學相容性好,有利于 Yb2Si2O7 在 Si 塗層表面的鋪展和結合。

    Si/Yb2Si2O7雙層塗層的結合強度( (26.23±3.13) MPa)略低于單層 Si 塗層的結合強度( (30.48±4.43) MPa)。分(fēn)析原因是,從斷口形貌來說,雙層塗層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被拉開(kāi)的 SiCf/SiC 複合材料相對較少,且未發現粘結膠明顯被拉開(kāi), 從而使雙層塗層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顯示的結合強度值降低。Yb2Si2O7 塗層的孔隙率約爲5.2%,與 Si 層相比,孔隙等缺陷含量相對較高,這不利于塗層的結合強度, 且 Yb2Si2O7 塗層中(zhōng)含有一(yī)定的 Yb2O3 相。Yb2O3 的熱膨脹系數爲 6.8×10–6~8.5×10–6 ℃ –1,與 Yb2Si2O7、 Si、 SiCf/SiC 的熱膨脹系數相差較大(dà),會增加塗層的應力,也可能降低塗層的結合強度。

結論

3


    1)真空等離(lí)子噴塗制備的 Si 塗層的主要物(wù)相爲Si ,  隙率約爲 2.3% ;真空等離(lí)子噴塗制備的Yb2Si2O7 塗層主要物(wù)相爲 Yb2Si2O7, 并含少量 Yb2O3,孔隙率約爲 5.2%。
   2)拉伸法測 SiCf/SiC 複材沿徑向的拉伸強度值爲(32.41±3.52) MPa;Si 塗層、 Si/Yb2Si2O7 雙層塗層與 SiCf/SiC 複材的結合強度分(fēn)别爲(30.48±4.43) MPa、(26.23±3.13) MPa。
    3) Si 塗層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部分(fēn) Si 層、複材的SiC 基體(tǐ)、粘結膠發生(shēng)了斷裂,且複材表面部分(fēn)緯向SiC 纖維沿拉伸方向被拉開(kāi)。Si/Yb2Si2O7 塗層在拉伸過程中(zhōng),大(dà)量 Si 層和複材的 SiC 基體(tǐ)以及少量的Yb2Si2O7 層發生(shēng)了斷裂,且複材表面部分(fēn)緯向 SiC 纖維沿拉伸方向被拉開(kāi)。
    4) Si/Yb2Si2O7 雙層塗層的結合強度較高。主要原因是 SiCf/SiC 複材沿拉伸方向強度較高, Si 塗層與複材結合強度高;真空等離(lí)子噴塗技術降低了塗層的微觀缺陷;Yb2Si2O7 的熱膨脹系數與 Si、 SiCf/SiC 相近 ;Si 塗 層 與 Yb2Si2O7 塗 層 的 化 學 相 容 性 好 。Si/Yb2Si2O7 雙層塗層的結合強度略小(xiǎo)于單層 Si 塗層的結合強度,主因可能是 Yb2Si2O7 塗層孔隙率相對較高,且 Yb2Si2O7 塗層中(zhōng) Yb2O3 物(wù)相的熱膨脹系數與Yb2Si2O7、 Si 和 SiCf/SiC 相差較大(dà)。



文章轉載自微信公衆号:CTSA熱噴塗技術平台

Copyright ©大连美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技術支持:青蔥科技   
熔射,熱噴塗,東北(běi)熱噴塗,大(dà)連熱噴塗,水輪機轉子噴塗,金屬表面工(gōng)程,等離(lí)子噴塗,零件恢複尺寸機械密封噴塗,溶射,噴塗硬質合金,噴塗氧化鉻,噴塗氧化鋁钛,火(huǒ)焰,虹冠,錦江,機械,設備,機加工(gōng)
13795193430
13842610026
返回頂部